遇到息肉结节囊肿该怎么办切还是不切
白癜风患者可治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发的重视起来。定期体检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拿到体检报告,看着上面写着的息肉、结节、囊肿,可能会一头雾水,这都是什么?应该怎么办?会恶变么?要不要切掉?本文将为你细述,哪些“肿块”应该及时处理。这些息肉应该切掉息肉和癌可以说是近亲。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像一个小肉坠,人体有粘膜的地方都能长。息肉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有几个。当息肉符合以下几个特征时,其癌变风险就会增高,应该尽早切除。需要切除的息肉
1、腺瘤性息肉;
2、菜花型、宽基广蒂息肉;
3、短时间内增长十分迅速;
4、有相关肿瘤家族史;
5、患者年龄小于50岁。
同时,发生在不同位置的息肉,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1、肠息肉:应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常多发分布,生长隐蔽,不易被发现。若在体检时发现大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防止其癌变。2、胃息肉:发现了就应切除。胃息肉有恶变可能,要积极进行治疗,以减少胃癌的恶发生。3、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很常见,约16个人里就会有一个,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躲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有高度恶变的风险,应尽早切除胆囊。4、宫颈息肉: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5、鼻息肉: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会出现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比较容易被医生发现。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这些结节应该切掉结节只是影像学上描述的一个名词,指在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时看到的异常信号影,而不是病灶的性质。从本质上来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的就叫包块,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我们身体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1.甲状腺结节:1.5cm的要切一般对于直径超过1.5cm的甲状腺结节建议手术。对B超发现有砂粒样钙化或穿刺发现有乳头状增生或怀疑癌的甲状腺结节,那么,不管结节大小都必须及早手术。2.肺结节:>2厘米的要切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肺部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这些囊肿应该切掉囊肿是长在人体某一脏器内、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性质是液态的。囊肿多是良性先天疾病,常常出现在肝脏、肾脏和卵巢上,在囊壁上皮细胞持续分泌下可不断长大。一般情况下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长期或终生无症状,其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压迫临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一般来说小囊肿没有症状,无须特殊处理。但有些情况下,囊肿是需要处理的:1、体积太大、位置特殊以最常见的肝囊肿为例:较大的肝囊肿可能造成肝内大血管的压迫或引起症状,这时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需要处理。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2、怀疑恶性可能影像学检查怀疑是“囊性”的肿瘤,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了囊肿,就需要更注意些,比如“胰腺囊肿”,因为超声下看到的它从完全的良性病变到恶性的囊腺癌都有可能。具体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有所不同,如果体检时出现了这些问题,建议听从医生的建议,需要手术的就积极治疗,不需要治疗的,就按时随访,不必惊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hl/11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蔡福养先生治疗鼻息肉临床经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