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爷今年60多岁了,最近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做了一次体检,结果发现自己的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医生建议尽早手术摘除,以防癌变,可是家里人意见却不统一,有的人认为该听医生的,至少不能等到变成癌了再治,可陈大爷本人却很抗拒手术,认为做手术风险高,家里人都不是为他着想。

我们平时在体检时检查出长了息肉,到底应不应该摘除掉呢?首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息肉到底是什么东西?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玉篇》说“瘤,息肉也。”我们的身体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有可能出现息肉。

大多数息肉都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只有极少数的息肉会发生癌变,所以大多数都不需要通过手术等治疗进行摘除;而那些符合手术指征,需要进行摘除的息肉,通常都具有以下特征和规律:

一、短时间内迅速生长

息肉的生长速度以及大小和其癌变几率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越大的息肉越有可能发生癌变。例如1cm以下的息肉癌变率1%;1-2cm的息肉癌变率为10%;2cm的息肉癌变率可达50%。

如果患者在体检时首次检查出有息肉,并在后续的动态随访中发现息肉的生长速度过快,则有可能是属于恶性,本着及早治疗的原则,应该尽快予以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二、腺瘤性息肉

息肉有腺瘤性和炎症性之分,炎症性的息肉一般生成和发展速度都比较慢,可暂不施行手术,仅通过保守治疗或密切观察来进行控制;腺瘤性息肉一般特点是发病比较隐蔽,而且不会自行消失,即便是很小的息肉也会有癌变的风险,所以要及时摘除。

肠道腺瘤

三、菜花型息肉

菜花型息肉往往体积较大,会对所在部位的器官组织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肠道有菜花状息肉的话,患者一般都会有疼痛和便血的情况存在;所以也应在息肉体积较小时及时处理。

四、多发性息肉

如果身体内同时出现多个息肉,可能与息肉的累积生长效应有关,除非手术切除,否则息肉就有可能一直生长,并且数量可能逐渐增多,而且发生癌变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特点之外,患者在就医时也必须针对息肉所发生的不同部位和症状具体分析,实行个性化的诊疗。下面我们就列举五种常见息肉的处理原则和建议。

1、肠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隆起性的病变组织,但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肠息肉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性息肉。当然,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还与患者年龄,息肉数量、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数量越多、息肉越大,癌变机会越高。

但是,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异常。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息肉,可通过内镜切除,再送病理检查,明确治疗。此外,因肠息肉易复发,一定要定期复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2年至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2、声带息肉:喉镜检查后再看是否手术

声带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患者声音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若息肉较大阻塞喉腔,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而且患者并没有很强的不适感,息肉就在患者不知不觉中发展、癌变。因此,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咽喉干痒疼痛,医院做纤维喉镜,明确诊断是否是声带息肉,必要时也可在医生建议下做手术摘除。

3、胆囊息肉:符合指征要手术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目前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长期饮酒,高脂饮食,不吃早餐、压力大、熬夜及生活不规律者,容易长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以良性息肉多见,但也要预防癌变。

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就要定期复查。如果符合以下手术指征,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患者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基底宽,位于胆囊颈部,年龄超过50岁者。若检查发现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且有不适症状的患者。

如果是胆囊息肉直径小于0.5厘米,无症状的患者,只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息肉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等需要切除。

4、鼻息肉:根据大小及并发症严重程度

鼻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鼻黏膜长期出现炎症,导致组织发生水肿而形成的。其发生原因主要有变态反应及慢性炎症,变态反应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血浆,使鼻黏膜发生水肿,从而出现息肉。慢性炎症则为鼻内脓液的刺激,导致鼻黏膜淋巴回流障碍,形成水肿并长成息肉;主要发生在鼻道、鼻顶部、肺泡、筛窦等。

在治疗上,如果患者的息肉病情不重,可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并持续观察;如果息肉较大、症状较重,则要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5、宫颈息肉:根据大小决定是否切除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导致的,大多为良性,无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因宫颈息肉会产生有炎性刺激的分泌物,所以会破坏阴道生理环境,降低精子活力;息肉也会形成黏液栓,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子宫。所以,宫颈息肉会影响患者受孕。如果在孕期发现宫颈息肉,息肉会慢慢长大出血,影响患者孕期健康。

因此,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一旦发现有宫颈息肉,应尽早治疗。若息肉较小,可通过药物治疗。如果超过黄豆粒大小,可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术后应进行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性质。若病理检查有恶变,要进一步治疗。若无恶变,因宫颈息肉易复发,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

总的来说,息肉其实并不可怕,它的出现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在平时做到饮食营养均衡、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息肉的发生。如果我们在健康体检时发现息肉,只要遵照医嘱合理对其进行处理并定期做好复查,是可以阻止其癌变的可能的。

编辑/排版:Shawn

校对:Lynn

参考资料:

《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作者:李彪

《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效果评价》作者:张玥

《哪些息肉需要切除》作者:温志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wh/1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