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知识详解鉴别诊断鼻息肉
鼻息肉(nasalpolyp):是水肿的鼻粘膜突入鼻腔而形成的赘生物,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内的钩突、筛泡、半月裂等处。发病率占总人口1%~4%,可单发或多发。鼻息肉复发倾向强,术后复发率可达15%~40%。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物。
病理
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嗜酸细胞为主,可见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浆细胞、肥大细胞。无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临床表现
症状:
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单侧或双侧
嗅觉减退
多涕
头痛
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蛙鼻
耳鸣、听力下降
体征
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新生物(小者须收缩下鼻甲后方能发现),状如新鲜荔枝肉,触之柔软,不易出血,可移动,无触痛。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与中鼻甲不可分离,略硬,色稍红。
正常鼻腔
鼻息肉
后鼻孔息肉需作鼻咽镜检查,常在一侧后鼻孔发现上述典型病变,多为单个。
蛙鼻
鉴别诊断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形似多发性鼻息肉,色灰白或淡红,表面粗糙,多发于一侧鼻腔。术时易出血、术后易复发,并可恶变。其病理特点为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病理检查,方可鉴别。
鼻咽纤维血管瘤:
纤维血管瘤基底广,多在鼻腔后段及鼻咽部,偏于一侧,不能移动,表面可见血管、色红、触之较硬、易出血,有鼻塞、鼻出血史,多见于男性年青病人。
鼻腔恶性肿瘤:
年龄多在40岁以上,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少量出血或血性脓涕,外鼻变形,颜面麻木,剧烈偏头痛,一侧鼻腔内发现表面不光滑的新生物。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脑膜–脑膨出:
鼻内脑膜脑膨出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鼻塞不甚明显,病史长且进展慢。多见于少年儿童。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多见于青少年。前鼻镜或鼻纤维内窥镜检查可见灰白色光滑茎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后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镜可见息肉位于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鼻中隔出血性息肉:
多见于青年人。肿物多发生于中隔,暗红色,单发且体积不大,触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认为是胚胎过程中造血细胞残留所致。
其他少见的颅内肿物突入鼻腔如脊索瘤、神经母细胞瘤、脑垂体瘤等。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应注意有否恶性变的可能,尤其术中出血较多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链接:
鼻炎克星—古方御方.炏焱御濞康诞生
了解更多
↓↓↓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wh/9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治疗后嗅觉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