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实我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你的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我喜欢生长的地方。

医生们就按我们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比如我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长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肠腔内的叫为“肠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出现两个以上的我,称为"多发性息肉"。

我就像是热恋当中的女孩子,爱吃醋,我是息肉的时候你们可能没什么症状,所以就不重视我,我就跟你“生闷气”,这时你再不为我付出行动,我就暴露出我最险恶的一面,“摇身一变”成为——癌。

当然,人各有异,并非我们所有的家族成员都会变成癌,这取决于我们的性格,比如,我们当中有人比较张扬,有人比较低调,最张扬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所以不用费劲儿就把它逮个正着,最低调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隐蔽生长,有时候出现血便了,它还推卸责任,“栽赃”痔疮,久而久之,爆发变成大肠癌。

诊断为癌已经手下留情了,其实我对你们最狠的是我的四处征战、狼烟四起。因为我是深藏不露的,一般来说,我成为癌的时间要5-15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能发现我,我就再也没有机会癌变了。一旦症状明显的时候才发现我,就很有可能已成癌症晚期了,有了广泛的转移,这时医生对我也束手无策了。

我始终信奉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所以我顽强生长,四处蔓延,你只有更细心地去发现我,更强大地战胜我,你才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完整的人生!

认罪人:息肉君

抛砖引玉后,引入正题:大肠息肉都会发展成大肠癌吗?

医院胃肠外科专家韩保卫为您解答:

肠癌95%都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斩草需除根,预防大肠癌需从其前身——大肠息肉开始。

问: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答: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2、年龄:肠息肉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纤维高热量饮食与大肠癌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问:哪些人是肠息肉的高发人群?

答: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2、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3、长期进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饮食以及油炸食品者

4、年龄大于50岁

5、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问:息肉都会发生癌变吗?

答: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前提,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将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常见类型:幼年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

问:从肠息肉到肠癌,病变的路有多远?

答:目前已明确80%-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腺瘤性息肉演化过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个过程一般可能需要5-10年(存在个体差异),腺瘤性息肉癌变与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类型有关,有些特殊类型的腺瘤性息肉,如扁平息肉和侧向发育型息肉,癌变风险高,早期即可恶变为大肠癌。

问:如何将大肠癌拒之千里?

答:90%的大肠癌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从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大肠癌的筛查,最可行的是肠镜检查,如无异常,5-10年后复查,对于肠息肉切除后人群须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连续三年,若结果正常则可每隔3-5年检查一次。随着年龄增大息肉生长减慢,超过80岁可不再复查肠镜。

重视结肠镜检查及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就能将大肠癌拒之千里!

(胃肠外科赵静供稿)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wh/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