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研英华No26郑崇明庇护主义与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63.html
城研英华No.26
城研英华是深大城市治理研究院的新上线栏目,不定时向大家推介本院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主要涵盖学术论文、学术专著、调研报告、指数开发等。如果读者们有更多建议,可随时在贴下或后台留言。感谢大家支持、感谢与城研院一同成长~
作者简介
郑崇明
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
治理负荷的增长与治理资源的短缺是编外人员增长的重要原因。在基层政府中,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共生共存的人事安排为庇护主义提供了制度空间。通过对Z市公安机关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庇护机制的作用下,警察和辅警结成松散的利益共同体,诱发了辅警的狂热者行为、机会主义者行为、保守者行为与观望者行为四种策略行为,并在不同程度上异化了公共部门的价值取向。这种庇护主义因袭了传统中国官吏分途的历史基因,同时也是中国科层组织长期停滞的重要根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叙事话语中,加强科层结构的正式化建设无疑是根除庇护主义的重要选项。
关键词
庇护主义;编外人员;策略行为;
基层政府
一、问题的提出
“九层之台,起于垒上”,基层治理对于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基层治理而言,应给予足够的治理资源。然而,在基层治理的实践层面,其所拥有的治理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财力投入并不足以支撑其所承担的治理负荷。为此,基层政府往往采取自主性的扩张策略(颜昌武,)补充治理资源,其中大量使用编外人员就是一个重要的选项,由此形成了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共生共存,共同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现象。
编外人员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yy/14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网策917京鄂广电局电子证照来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