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冒或鼻炎,警惕鼻息肉
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可刺激鼻腔黏膜反复肿胀,诱发鼻息肉
彬彬今年10岁,从上小学开始每年感冒3~4次,而且每次鼻子都感觉不通气,需要给予药物治疗。最近一次感冒,彬彬又感到鼻子不通气,有时甚至呼吸都困难。医院检查,发现彬彬鼻黏膜水肿厉害,由于鼻腔内黏膜反复多次受到刺激而又没有及时处理,因此他的鼻子里长出了息肉还伴有腺样体肥大。
鼻息肉可引起头和面神经痛
“鼻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鼻息肉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并没有重视。”邓凌主任介绍,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子不通气、闻不到味道、说话有鼻音;严重的话,可继发鼻旁窦感染而引起患者头痛和面神经痛,还会发展成严重的骨、眼部和大脑并发症。
“反复感冒可导致鼻息肉。”邓凌解释道,感冒发病时,鼻黏膜血管收缩,造成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但随后鼻黏膜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加,造成黏膜水肿,使鼻腔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发生障碍,这样病原体就容易存留在鼻腔而出现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形成息肉样变。可以说,鼻息肉是由高度水肿的鼻黏膜发展而来的。鼻息肉形成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受炎症刺激或过敏反应后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就会形成鼻息肉。
鼻息肉与鼻窦炎关系密切
鼻息肉的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在儿童中也有少数发病,两者有何差异?邓凌表示,研究发现,儿童鼻息肉患者的染色体组型与成人有差异,为多发染色体数量异常,而成人患者多同时有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此外,儿童鼻息肉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哮喘、腺样体肥大等。
“鼻息肉与鼻窦炎关系密切,这在成人中多见。”博大专家表示,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可导致鼻黏膜水肿,诱发息肉形成;而鼻息肉可引起中鼻道和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及引流障碍,从而引发鼻窦炎。
“鼻息肉与腺样体肥大亦相关,这在儿童中常见。”邓凌主任提到,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特有的疾病,人的腺样体一般在10岁后会自行退化消失,腺样体肥大可导致鼻黏膜纤毛输送功能下降,诱发鼻息肉。
不打针、不手术、不吃药,轻松告别鼻炎!
童家堂鼻炎馆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yy/9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小课堂我叫息肉,很容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