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镜使用法

额被为耳鼻明喉科医护人员必备之检查辅助设备,由镜体和额带两部分组成。镜面是一个能聚光的凹面反光镜,直径一般为8cm,焦距约25cm,中央有

一窥视小孔直径约1.4cm。额带可通过调节旋钮调节适当的松紧。镜体借一转动灵话的双球关节连接于额带上。

(1)目的

将光线反射聚焦到检查或治疗部位,利于检查者观察或治疗。

(2)用物准备

额镜、光源。

(3)操作步骤

1.评估额镜的完好状态、光源情况及周围环境。

2.病人取坐位,检查部位朝向检查者。

3.检查者戴镜前先调节双球关节的松紧,使镜面能向各个方向灵话转动又不松滑,将额带调整至适合头围松紧戴于头上。

4.将双球关节拉直,使镜面与额面平行,镜孔正对检查者平视时的左眼或右眼,远近适宜,然后取舒适坐姿。

5.调整光源和额镜方向,也可调整受检者的头位,使光源投射到额镜镜面,经过光反射聚焦到检查部位。检查者通过额镜镜孔看到反射光束焦点正好投射在检查部位。

(4)注意事项

1.保持检查者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呈一直线。

2.检查时,检查者单眼视线向正前方通过镜孔看到反光焦点落在检查部位,但另眼保持自然睁开,不能挤眼、眯眼或闭眼。

3.检查者姿势要保持端正,不可弯腰、扭颈或歪头迁就光源。

2、前鼻镜检查法

(1)目的:

观察鼻前庭及鼻腔的情况。

(2)用物准备:

前鼻镜、卷棉子、1%麻黄碱生理盐水或其他鼻用减充血剂。

(3)操作步骤:

左手持前鼻镜,两页合拢,与鼻腔底平行,伸入鼻前庭。右手扶持受检者头部随检查需要变动头位。缓缓张开镜页,依次检查鼻腔各部。

第一头位:先使受检者头位稍低,观察鼻底、下鼻甲、下鼻道、鼻中隔前下部。

第二头位:病人头抬高,略后仰,与鼻底呈30°,观察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和鼻中隔中部。

第三头位:头部继续后仰30°,观察鼻中隔上部,中鼻甲前端,鼻丘、和中鼻道前下部等。注意鼻甲有无充血、水肿、肥大、干燥及萎缩,中鼻甲有无息肉样变,各鼻道及鼻底是否积聚分泌物及分泌物的性状,鼻中隔有无偏曲、穿孔、出血、血管曲张、溃疡糜烂或黏膜肥厚。鼻腔内有无息肉、肿瘤、异物等。检查完毕,取出前鼻镜。

(4)注意事项:

①前鼻镜伸入鼻前庭时,不可超越鼻阈,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鼻中隔黏膜而出血。

②如下鼻甲肥大,可用1%麻黄碱生理盐水收缩鼻腔粘膜后再进行检查。③检查完毕,取出前鼻镜时,勿将镜页闭拢,以免钳夹鼻毛,引起疼痛。

④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鼻腔各部依次检查避免遗漏。

⑤如果病人鼻腔分泌物较多,可嘱病人先擤出或用吸引器吸出。

重点、难点:1、额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前鼻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陈熠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jc/1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