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1217/8505691.html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疾病,好发于30~60岁的人群,男性较为多见,儿童发病率较低。鼻息肉是指黏膜出现增生后,从鼻道突入鼻腔而形成良性肿物,主要症状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伴有面部肿胀感、疼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息肉临床常见七大症状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2、患者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症状。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鼻息肉引起的蛙鼻,触之较实不易出血。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使得患者面部发生严重变形。鼻息肉分型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2)炎症性息肉。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3)鼻后孔息肉。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实激或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留,可诱发鼻窦炎,此时分泌物多而呈脓性。巨大鼻息肉可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改变鼻的外形。温馨提示如出现任何耳鼻医院治疗,以免耽误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皖北总院耳鼻喉科

健康热线

-(门诊)

-(病房)

出行建议

市内可乘坐9#、12#、17#路公交车至皖北总院站下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wh/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