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就你事多
校对/思无邪编辑/觉啼导Lead语
各位中医科普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橘井中医冀艳平冀医生,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科普知识。今天我们要聊的内容是“聊聊鼻炎这件事”,在分享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
最初一心想要学中医的我,仅仅是被影视剧中“银针刺穴”以及“悬丝诊脉”的画面深深吸引,那时觉得中医好神奇啊,几根针、一只手就可以把病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我当时内心想着以后我也要做这样神奇的医生。
简介(向上滑动启阅)
冀大夫简介:
在高考结束填志愿时,我没怎么多想地在所有可以选择的与中医相关的志愿上打了勾,最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河南中医药大学。
在大学本科的前两年,我学习了阴阳五行、中药、中诊等理论知识,但学的云里雾里,一片迷茫,觉得很是吃力,不知道怎么运用所学的知识,直到大三遇到教我们中医内科学的武月萍老师,在课堂上她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在课下她建议我们有时间去门诊跟诊。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才渐渐拨开迷雾,重新对中医拾起信心。真正开始跟诊武老师是从大四开始的,那一年学校课程比较少,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跟随武老师学习,也是在那一年我第一次尝试用所学的知识给家人开方治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当时我内心是很开心的,也让我对中医更加肯定了。
在跟诊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也从武老师身上学到了取类比象的中医思维,兼容并包、开放的治学态度,以及用简便验廉的方法给患者解决问题,让大家少花钱、少生病、不生病的行医理念。这些让我明确了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也让我确定了之后行医的理念。
如果说大四这一年的历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中医,那么真正让我明确坚定中医道路应该是大五那一年的经历。大五的时候我们开始转科实习,医院实习,但除了针灸科和推拿科,很少有医生在面临患者是用中医的思维看病,多数情况就是:没问几句情况就是开检查单、化验单,一番折腾下来开的多是西药处方,用到中药的话,中药处方多是科室的协定处方,很少有人能做到四诊合参,倾听病人陈述病情的时间也很短,很多时候病人的表面症状是改善了,但很快又复发了,而再次来看病又是先重复上次的检查……
在这一年里我每天也很忙碌,忙着干什么呢?忙着写大病历、忙着查房后下医嘱,很少用到我所学的中医知识,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内心却很焦虑、很迷茫,只有每天下班后看一些中医书籍或者翻看一下之前跟诊武老师记的病历和笔记之后,内心才会有些充实,觉得我没有放弃中医,我不断地问自己:你学了四年中医,难道就是要做这样挂着中医头衔,实际都是西医的大夫吗?难道就这样轻易在西医面前缴械投降,中医可以治病的事实,在大四那一年不是已经见证过无数次了吗?你的初心不是一直想做一名中医大夫吗?
在几番思索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想做一名纯粹的中医大夫,我也坚定了我之后要走的道路,所以在毕业后又重新回到武老师身边继续坚定地走中医的道路。在中医道路上我很幸运有武老师以及黄琳师姐、英慧师姐、星星师姐、慧芳师姐等等许多人给我的引导和帮助,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感谢你们让我不断成长。
——冀艳平
中医思维认识鼻炎
每到春秋冬季节,在门诊上,采集病例时,经常听到有人说:医生我是过敏性鼻炎,近多少年来一到春天或者秋冬天就容易打喷嚏、流鼻涕,有人说我是鼻窦炎,多少年来反复流黄脓鼻涕等等。那么他们口中所说的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鼻炎是寒湿或痰湿堵塞鼻腔脉络,表现在外就是流清稀鼻涕、打喷嚏、鼻塞(过敏性鼻炎);时间久了就容易化热,造成气血不顺畅,形成瘀血,表现在外就是:流浓稠鼻涕、或白或黄、甚至带血丝、鼻塞、头懵头疼、打鼾、嗅觉减退(鼻窦炎、慢性鼻炎、腺样体/鼻甲肥大)。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50岁的男士,近10余年都容易间断性反复打喷嚏、鼻干痒、流清水鼻涕,之前听他的家人说每次鼻炎发作,他就开始使用消炎药、激素药。刚开始使用有一定效果,但是一停用又开始复发了,而且现在吃这些药根本不管用。问其饮食,平时吃肉比较多。
在门诊上武老师一直向患者强调人的一生是靠阳气生存的,一定要从小保护好阳气,消炎药、激素药这些寒凉药物最容易消耗人体的阳气,尤其是伤到脾阳;另外一方面“鱼生火,肉生痰”,平时吃过多的肉,会生湿生痰,从而加重脾胃负担,耗伤脾阳之气。
中医有句话叫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伤到任何一个脏器,都会影响其它脏腑。还有一句话叫做“肺开窍于鼻”,当肺的功能出现问题时,表现在鼻部就成为鼻炎了。
当时武老师给他开的药物都是以化痰除湿、理气活血、散热散寒为主,他服用了10剂,感觉效果不错,就按照之前的处方又拿了10剂,并配合涂抹热性鼻炎膏,之后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二:
前几天一位妈妈的疑惑。她说她家儿子15岁了,经常一到秋冬季鼻炎就容易发作,这是怎么回事呀,而且最近1周出现鼻塞、流粘稠鼻涕的情况,我问她这次发作之前有没有吃什么好吃的呢?她说前几天吃了大盘鸡,而且因为孩子现在是毕业班,睡得比较晚。
我说那是因为孩子内在本来是有积热的,大盘鸡等肉类这些所谓补的食物最容易让体内生热的,加上睡得晚,耗伤体内的津液,外在稍微受凉,或者外在温度低于内在温度,就容易打破内外环境的平衡,所以流的鼻涕是粘稠的,这也是为什么天气稍微变化许多人的过敏性鼻炎容易发作的原因。
中医治疗
那么鼻炎可以用中医药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明白了鼻炎的本质是痰湿,用化痰除湿散热通窍的药物就是在消除鼻炎产生的来源,肯定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么有人会问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这些因鼻炎时间长已经形成器质性改变的,不用手术吗?
手术只是把多余的东西切除了,但是内在环境不改变,时间久了痰湿还是会集聚在这个地方,会再次复发,只有从根本上消除粘滞的痰湿,保持气血顺畅,才不会堆积成息肉,不会堵塞鼻腔造成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外治方法
除了中药内调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中药外治的方法来治疗鼻炎:
鼻炎膏涂抹:
用鼻炎膏涂抹鼻腔的方法(鼻炎膏是武老师在曲方净颜提供的配方上改进后做成的膏状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作用到鼻咽部以及头面部,武老师之前讲课时讲到只要是针对内在问题,中药外治也治本。
鼻炎膏里面的药物以消除鼻周脉络里的寒湿、痰湿、瘀血、积热为主,是从根本上来解决鼻炎问题的,目前很多人反馈鼻炎膏治疗效果效果不错。
01
寒性鼻炎膏主要是祛寒湿通络的,针对的是鼻痒、打喷嚏、流清稀鼻涕,无鼻咽部干疼的情况。
02
热性鼻炎膏主要是祛湿热通络的,适合以下症状
①打喷嚏、流清稀鼻涕的同时伴有鼻咽部干疼;
②流粘稠鼻涕,颜色或黄或白;
③当寒热不明显的时候,用热性鼻炎膏,其通窍、活血化瘀药力比较强。
▲
长按识别,了解更多
刮痧:
主要涉及到头面部、背部、下肢的一些穴位。
1从后往前刮百会至上星,
2从上至下刮风池、大椎,
3从上至下刮肺腧,
4下肢从上往下刮足三里,
5点按印堂、迎香穴。
穴位
日常预防
迎香穴
用艾草精油搓鼻翼两侧至发热,尤其是“迎香穴”重点搓。
洗鼻腔
可以用洗鼻器(配洗鼻盐)清洗鼻腔,每天1-2次,利于减轻鼻腔分泌物对鼻腔面黏膜的刺激,减少细菌病毒滋生,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到咽喉、吞咽到胃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环境及其功能,同时也利于清除吸入的空气污染物。特别是冬天雾霾比较严重,清洗鼻腔是很有必要的。
天府穴
“天府穴”善治鼻炎,经常敲打或按摩此穴,有助于改善鼻塞流涕、不辨气味的现象。
防感冒
预防感冒,很多鼻炎源于感冒,感冒时间久了或治疗不当就容易发展成鼻炎。
饮食
饮食方面温热清淡好消化,不人为地为湿热创造生存的环境。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感谢大家的聆听!
往期课程
每周一晚7:30,三班同步直播
武月萍中医(公益)科普课1班
武月萍中医(公益)科普课2班
武月萍中医(公益)科普课3班
08
08-
主讲人:武月萍
《10岁孩子失眠5年的案例》
24
08-
主讲人:黄琳
《小小孩儿为何总是便秘》
17
09-
主讲人:邓星星
《幽门螺杆菌,不能只一味杀菌》
12
11-
主讲人:孙英慧
《肾虚一定要用补药吗》
26
11-
主讲人:王慧芳
《深刻的领会“藏”,让您在冬季锻炼不迷茫》
冀艳平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yf/10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首红艳艳的小诗,道出王老对郭家堂
- 下一篇文章: 鼻饲技术及胃肠减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