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留置胃管的操作,作为一名几乎每(专)天(业)下胃管的重症护理工作者,希望以下总结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帮助~

一、留置胃管的目的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障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于早日康复.

二、操作前的准备

1进行充分的评估

1.身体状况,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患者出凝血状况;

3.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水肿、息肉、鼻中隔弯曲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外伤手术史;

4.充分了解以上内容后,护士需告知患者操作目的、重要性、不良反应及配合要点、并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2常用的物品准备

1.首先选择适宜的胃管:

橡胶胃管材质较硬、留置时间短、性价比较、舒适度低,现已逐渐退出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两种材料:硅胶胃管和聚氨酯胃管,可内置导丝、具有软、细、耐腐蚀等特性,可留置时间长,病人耐受度高、易接受,首次插管成功率高达85%~96%。此外,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发展,新型胃管的出现更简化了护理流程。

2.其余用物准备:

一次性换药包、治疗碗、胃管、凡士林纱布、一次性使用冲洗器、透明贴膜、胶布、听诊器、治疗巾、棉签、清水、听诊器、手电筒、无菌手套、置管时间标识,可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压舌板。

3.选择合适的体位

清醒病人病情允许时,取坐位以减轻咽反射,利于胃管的插入。

昏迷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后仰或右侧卧位。

三、操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1插管

1.用物准备齐全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舒适体位,颌下铺治疗巾;

2.用棉签清洁鼻腔,备好两条胶布备用;

3.打开一次性换药包,将弯盘置于颌下治疗巾上;

4.打开胃管、一次性使用冲洗器、无菌纱布置于弯盘内;

5.戴无菌手套,用冲洗器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6.测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发迹—剑突、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可根据患者身高确定个体化长度,为防止反流、误吸,插管长度可比实际测量的多5cm;

7.用油纱润滑胃管前端10-15cm,一手托持胃管,另一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至咽喉部(14-16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

注:昏迷患者插管前应将患者头部后仰,胃管插入15cm即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贴近胸骨柄。

8.置管过程中,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如患者出现恶心时,应暂停片刻,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在口中。

(2)若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插。如过程中患者有流泪,流涕时即时擦净,并安慰患者。

2确定胃管的位置:

方法:

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

至听诊器于胃部,快速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可听到气过水声;

当患者呼吸时,将胃管末端至于治疗碗温开水中,无气泡逸出(较少用)

为确保胃管置入位置,至少使用的两种方法验证,并与第二人共同核对。

3固定胃管

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于鼻翼及颊部,纱布包裹末端,贴置管时间。

可清洁面部后,贴透明贴膜,再将丝绸或纸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贴膜上,此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因胶布松脱导致的胃管滑脱,以及长时间的粘帖导致的皮肤破溃。

4置管后

抬高床头15~30度.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核对并询问患者的感觉.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附留置胃管注意事项:(参考)

四、鼻饲饮食操作步骤

灌注食物:回抽-注水-注食-注水-固定

1.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先进行回抽,见有胃液抽出(回抽),再注入少许温水(注水),然后再注入鼻饲液或药液(注食)。

2.鼻饲完毕,再注入少许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鼻饲液在管内积存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注水)。

3.鼻饲后将胃管末端封闭:用纱布包裹末端,治疗巾包好管路,固定位置放置在患者衣领处,避免压迫,抻拽(固定)。

五、胃管维护注意事项

1.每天检查胃管插入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ml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2.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ml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3.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换鼻孔插入。

4.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观察及护理.

六、拔胃管过程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2.带一次性手套,揭去胶布;

3.用纱布包裹住近鼻孔处胃管,一手用纱布固定并擦拭胃管,一手拔出胃管;

4.拔到咽喉部时迅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拔出后包裹在手套内弃于医用垃圾协助患者漱口,清洁口鼻面部;

5.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七、胃肠减压技术的临床应用

1原理及目的

(1)吸出胃肠内气体及胃内容物,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

(2)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核对医嘱,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检查胃肠减压装置;

(2)留置胃管后打开并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胃肠减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3)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3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

(1)向病人解释胃肠减压的意义,取得合作;

(2)检查减压装置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等故障;

(3)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如需注入药物则注药后夹闭胃管并暂停减压0.5-1h;

(4)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托出;

(5)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h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胃管通畅;

(6)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h引流液总量;

(7)引流瓶及引流管应每日更换一次;

(8)加强口护:预防口腔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4胃肠减压拔管指征

拔管指征:

胃管通常在术后3-4天,引流液减少,腹胀消失,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出胃管。

拔管方法:

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印,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以下更精彩

1医院工资元,我们就是这么活下来的……

2火爆旅行青蛙-忽然发现我儿砸是护士!

家医院拟获国家卫计委通报表扬(附名单)!医院?

4护士警惕:病人身上出现这种“花斑纹”,很凶险!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桃木梓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中科白癜风让新年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yf/1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