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考试倒计时13天,每天更新试题
病史采集
1、简要病史:男,50岁。便血2个月,门诊就诊。
要求:作为住院医师,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将应询问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病史
1.病因诱因(1分):
有无劳累、感染、饮食(不洁、刺激、动物血)、服用药物。
2.主要症状特点(4分):
①便血:频次、量、颜色、性质(有无黏液、血液是否与粪便混合),间歇性、持续性,出血与排便的关系,排便习惯有无改变,加重或缓解因素。
3.伴随症状(2分):
有无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或便秘,有无肛门疼痛、里急后重,有无发热、头晕、心悸、黑矇、出汗、口干,有无出血倾向。
4.诊疗经过(2分):
①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胃镜、肠镜、消化道造影、血常规、粪常规及隐血、肿瘤标志物。
②治疗情况:是否使用止血药物治疗,疗效如何。
5.全身状态(1分):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二、相关病史
1.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痔、肠息肉、肛裂、肿瘤、出血性疾病病史。有无疫区居住史。有无外伤、手术史。有无吸烟饮酒嗜好。有无肿瘤家族史。(2分)
三、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2、简要病史:男孩,1岁。发热3天,惊厥2次,急诊入院。
要求:作为住院医师,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将应询问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病史
1.病因诱因(1分):
有无着凉、感染、劳累、外伤。
2.主要症状特点(4分):
①发热:程度、持续时间、热型,有无畏寒、寒战。
②惊厥:发作表现、持续时间,与发热的关系(发作前、时、缓解后的体温,同一热程中发作次数),加重或缓解因素。
3.伴随症状(2分):
有无意识障碍、呼吸暂停、尿便失禁、发绀、舌咬伤、肌肉疼痛,有无流涕、咳嗽,有无恶心、呕吐,有无皮疹。
4.诊疗经过(2分):
①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头颅CT(或MRI)、脑脊液检查、血常规、CRP。
②治疗情况:是否使用镇静、退热、抗菌药物治疗,疗效如何。
5.全身状态(1分):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二、相关病史
1.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情况。(0.5分)
2.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1分)
3.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传染病接触史、产伤、颅内感染病史。有无手术外伤史。有无热性惊厥家族史。(1.5分)
三、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病例分析
1、病例摘要:
男性,56岁。突发右侧胸痛伴咳嗽、憋气3小时。
患者3小时前突发有右侧胸痛伴咳嗽、憋气,为持续性胸痛,于吸气时稍加重。咳嗽,无痰,感呼吸困难。发病后含化硝酸甘油无缓解。无畏寒、发热。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无异常,大小便未解。结肠癌术后化疗中,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吸烟10余年,10支/日,饮酒15年,每日饮白酒约g。父亲5年前因“肺心病”去世,母亲健在。
查体:T37.2℃,P82次/分,R20次/分,BP/84mmHg。推送病房,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外形正常,右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RBC4.5×10^12/L,WBC8.5×10^9/L,N0.76,Plt×10^9/L。动脉血气分析示:pH7.45,PaOmmHg,PaCOmmHg。
CTPA:右下肺动脉低密度充盈缺损。
要求:根据以上病例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及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者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一、初步诊断:4分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5分
2.I型呼吸衰竭(仅答“呼吸衰竭”得0.5分)1分
3.结肠癌术后0.5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未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扣1分)6分
1.急性肺血栓栓塞
(1)患者中老年男性,急性病程。结肠癌术后接受化学治疗。1分
(2)突发右侧胸痛、咳嗽、憋气,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分
(3)查体:右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性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1分
(4)CTPA:右下肺动脉低密度充盈缺损。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下降。1分
2.I型呼吸衰竭
(1)患者憋气,动脉血气分析PaOmmHg(<60mmHg),PaCOmmHg(<50mmHg)。1分
3.结肠癌术后
(1)患者结肠癌术后接受化学治疗过程中。1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急性心肌梗死1分
(2)急性左心衰竭1分
(3)主动脉夹层1分
(4)肺转移癌1分
四、进一步检查4分
(1)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1分
(2)血D-二聚体1分
(3)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1分
(4)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1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卧床休息,吸氧,监护生命体征1分
(2)肝素抗凝,重叠口服抗凝剂,监测凝血功能1分
(3)溶栓治疗(链激酶、尿激酶或rt-PA),必要时介入、手术取栓1分
(4)适当镇痛、止咳、通便,避免诱发血栓脱落1分
2、病例摘要:
女性,33岁。右下腹痛、腹泻1年。
患者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痛,常伴腹泻,大便1~3次/日,呈糊状,未见脓血便。间断低热,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佳。发病以来,食欲稍减退,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慢性胃肠疾病病史,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T37.1℃,P88次/分,R18次/分,BP/75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RBC4.2×10^12/L,WBC6.0×10^9/L,Plt×10^9/L。粪常规:镜检(-),隐血(-)。尿常规正常。
纤维结肠镜检查:升结肠节段性纵行溃疡,卵石样外观,无肠腔狭窄。
要求:根据以上病例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及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者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一、初步诊断:4分
1.结肠克罗恩病(活动期)(仅答“克罗恩病”得3分)4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未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扣1分)5分
1.结肠克罗恩病(活动期)
(1)患者青年女性,慢性病程。1分
(2)右下腹隐痛,伴腹泻,1~3次/日,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情况不佳。1分
(3)查体:腹部平软,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1分
(4)纤维结肠镜示升结肠节段性纵行溃疡,卵石样外观,无肠腔狭窄。2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慢性细菌性痢疾1分
(2)肠结核1分
(3)溃疡性结肠炎1分
(4)肠淋巴瘤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肠黏膜组织学检查2分
(2)PPD试验,T-SPOT1分
(3)粪便病原学检查1分
(4)CRP,血沉,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肿瘤标志物1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休息,解痉,止痛,止泻,营养支持1分
(2)诱导缓解: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1分
(3)维持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等1分
(4)视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治疗1分
体格检查
1、在室温较低环境下,对患者行心脏视诊(方法、内容以口述为主,并能指出相应部位)
(1)告知患者检查部位,怎样配合,态度和蔼,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者体表暴露时间。
(2)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3)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
(4)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
(5)考生能口述并能指出: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
(6)提问:心前区膨隆常见于哪种心脏疾病?
(1)告知患者检查部位,怎样配合,态度和蔼,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者体表暴露时间。
①方法适当,态度和蔼(1分)。1分
②有爱伤意识,尽可能减少患者体表暴露时间(1分)。1分
(2)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卧位),正确暴露胸部。2分
(3)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
①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2分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1分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1分
(4)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2分
(5)考生能口述并能指出: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
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1分
②剑突下搏动。1分
③心底部异常搏动。1分
(6)提问:心前区膨隆常见于哪种心脏疾病?
回答: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儿童期的肺动脉瓣狭窄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回答对一种疾病即可)。3分
2、患者男性,67岁,患风湿性心脏病24年,心房颤动10年,一年前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心房内有2.5cm×3.0cm附壁血栓。今晨睡后起床突然摔倒,不省人事,来院急诊。
(1)提问:你作为急诊接诊医师,在完成神志、血压、心率、呼吸检查后还需对面部、眼、肢体方面检查什么?
(2)考官指示考生做锥体束病理反射:巴氏(Babinski)征,Oppenheim征检查并口述阳性反应特征。
(3)提问:Gordon征的检查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1)提问:你作为急诊接诊医师,在完成神志、血压、心率、呼吸检查后还需对面部、眼、肢体方面检查什么?
回答:面部有无面瘫(1分),眼:检查瞳孔(1分),四肢是否有骨折、运动障碍(1分)。3分
(2)考官指示考生做锥体束病理反射:巴氏(Babinski)征,Oppenheim征检查并口述阳性反应特征。
①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1分
②巴氏(Babinski)征
检查方法正确:用钝头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1分),由后向前划至小趾根部并转向内侧(2分)。
考生口述阳性反应特征: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1分),余趾呈扇形展开(1分)
注:若只检查一侧足底,遗漏另一侧应扣2分。5分
③Oppenheim征
检查方法正确: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查者小腿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1分),并观察足趾位置变化(2分)。
考生口述阳性反应特征: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2分)。
注:若只检查一侧足底,遗漏另一侧应扣2分。5分
④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1分
(3)提问:Gordon征的检查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回答:Gordon征为用手捏压小腿腓肠肌时足趾出现与巴氏征相似的表现(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2分),其意义为锥体束呈阳性,代表上运动神经元损害(1分)。3分
基础操作
1、临床情境:患者女性,35岁。半小时前误服农药送至急诊,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拟给予洗胃处理。
要求:请为病人(医学模拟人)插胃管(不包括洗胃操作)。
1.操作前准备
(1)告知病人操作的目的,取得病人的同意及配合。0.5分
(2)准备物品,将治疗台放置床旁,核对姓名,协助病人取半卧位。2分
(3)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戴手套,铺治疗巾。0.5分
(4)铺治疗巾,置弯盘于病人口角旁。1分
(5)检查病人口、鼻腔,用湿棉签清洁鼻孔。1分
2.插胃管操作过程
(1)取出胃管,检查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插入长度。1分
(2)石蜡棉球涂抹需要插入的胃管部分。1分
(3)沿选定的鼻孔插入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并在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45~55cm)。2分
(4)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2分
(5)确定胃管是否在胃腔内(选用以下3种方法之一即可)
①抽取胃液法:经胃管抽出胃液。
②气过水声法: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左右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气泡溢出法:胃管未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如无气泡逸出,可排除误插入气管。2分
(6)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擦去口鼻处分泌物,脱手套。1分
(7)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纱布包绕反折的胃管末端,别针固定于枕旁或衣领处。1分
(8)撤治疗巾,清洁病人面部。0.5分
(9)操作结束后告知病人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zl/12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鼻炎治好了不要感谢我,教你彻底摆脱鼻炎
- 下一篇文章: 鼻炎怎么治疗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