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分泌性中耳炎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http://m.39.net/pf/a_5589612.html
您是否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患过感冒?是否感觉自己的一侧或双侧耳朵有闷闷的感觉,好像隔了几道门?而且听力还不如从前好了?分泌性中耳炎了解一下。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隙,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道相毗邻,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咽鼓管,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称为咽鼓管。
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
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一个及时治疗,会继续发展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出现外感、鼻咽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时,炎症就会沿着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引起中耳粘膜水肿,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婴幼儿和成年人相比,咽鼓管短、平、宽,鼻咽部的炎症更容易蔓延到中耳腔,这时中耳粘膜水肿,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尤其是咽鼓管功能障碍时,中耳腔形成负压状态,更易加重中耳积液。
另外,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容易导致中耳炎,很多人感冒后,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由于两侧鼻子堵塞,压力迫使鼻涕和细菌、病毒通过咽鼓管返流至中耳内,诱发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内闭塞感: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
4、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撸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诊断及检查
1.鼓气耳镜检查或显微镜检查
鼓气耳镜检查方便易行,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也是社区检查鼓膜的首选方法。它可以改变外耳道的气压,观察鼓膜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鼓膜动度减低,同时伴有鼓膜内陷、色泽由正常的灰白色半透明状改变为橘黄色或琥珀色,见到气液平面或气泡即可诊断。
2.声阻抗测试
声阻抗测试是反映中耳功能的快速、有效的客观测听方法。由于鼓气耳镜对于2岁以下儿童的鼓膜和中耳情况判断困难,声阻抗则提供了方便的测试。声阻抗的鼓室压图可呈B型和C型。开始时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堵塞,中耳气体被吸收形成负压,鼓膜内陷,鼓室压峰压点向负压侧位移,以C型曲线多见。当病变逐渐进展,鼓膜更加内陷,出现鼓室积液,传音结构质量增加而使声阻抗进一步增加,鼓室劲度加大,鼓膜和听骨链活动降低,峰压点就越偏向负值,当声顺减弱或无变化时则成为无峰的B型图。
3.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
在耳内镜下,于鼓膜前下方进行穿刺或切开,若有浆液样或黏液样液体流出则可证实分泌性中耳炎的存在。其为一种有创性诊断方式,不但可以明确诊断,同时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首先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病因治疗,改善通气及清除中耳积液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2、虽然分泌性中耳炎存在一定自愈性,但应特别注意治疗鼻炎鼻窦炎,可以适当使用鼻喷激素、粘液促排剂,鼻内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咽鼓管吹张治疗。
3、如果病情迁延不愈,或者反复发作者,可以考虑做鼓膜切开及置管手术,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至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有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1.加强自身体质锻炼,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不发生感冒,咽部、鼻咽部粘膜就减少了水肿、充血的机会,咽鼓管的功能也就会处于良好的状态。
2.对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治疗要彻底,不要症状刚一好转就停药,因为当感冒刚刚好转的时候,咽及鼻咽部粘膜还处在肿胀状态,过早的停药会延缓病愈的时间,形成局部粘膜的肥厚,日后影响功能,容易堵塞咽鼓管。
3.如果已经发生了感冒,注重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同时需注意鼻腔局部用药。
4.发觉儿童对声音反应迟钝或对音量医院检查。10岁以下的儿童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5.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两个鼻孔同时压着擤鼻涕——不仅仅会有引起急性中耳炎的风险,还有导致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乳突炎、大疱性鼓膜炎、咽鼓管功能不良、鼻出血等耳鼻喉科疾病可能。特别是在感冒期间,两个鼻孔同时压着擤鼻涕,用力过猛,最容易“中招”哦!正确方法如下图所示:
如果您的孩子或者您熟悉的孩子存在上述问题。欢迎您前来我院耳鼻喉科咨询就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uoflm.com/zcmbzl/12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33爱耳日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